春季節慶活動-大地回春花蕊開

文/慈心幼兒園教師 洪慈吟
春天又擱到門口 心頭真歡喜
花蕊開了滿花園 大家來唱歌
引自阿輝老師詞曲創作

 今年甫一開學,當辦公室前的杜鵑初綻出桃紅的花蕊時,所有的孩子跟老師們就如同忙碌的蜜蜂,在校園各處忙碌起來。先除雜草搬石頭、整地鬆土,再將持續翻整已醞釀半年的堆肥與泥土勻和在一起,給在冬天休息蟄伏的土地注入溫暖的能量。接著孩子們將小小的種子與菜苗埋入土裡,用雙手輕壓土地給予期盼,每天辛勤的澆水與看顧,從微小的芽苗到綠意點點,也迎來了春分節氣。

 西漢學者董仲舒所著《 春秋繁露·陰陽出入上下篇 》一書中提及:「春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」台灣在這段時間,除了晝夜陰陽平均相半之外,更多的則是「春分落雨到清明」。尤其是宜蘭更是「驚蟄未過先打雷,四十五日不開雲」。且因「多雨」連動著不穩的氣溫高低變化,深切影響著春時農作物的生長與培育,所以在每年的春分之際,都會邀請BD農業社群的專業農夫家長們一起來為大地和植物工作。

在他們的指導下,老師與孩子們學習利用學校就地取材的落葉,點心時間消耗的果皮廚餘,以及環境中的生土小尖兵雞母蟲與蚯蚓,每天辛勤地翻肥堆葉製作滋養大地的堆肥。同時也會在春分節慶當天,與全校師生跟家長一同以BD專業農法製作滋養土地給予生命力的BD配方水,均勻噴灑校園以協助土地復甦、植物健壯,抵禦變化無常的宜蘭天候。
今年是特別又珍貴的一年,雖然因為疫情無法與家長相聚在一起工作,但共基於對土地的熱愛與植物的珍視,老師與孩子們還是以力能所及的方式為校園環境做努力,所以在請教過小學的譜生老師之後,便決定製作神奇的木賊液。木賊生長的環境通常是處在乾旱與潮濕這兩極對比性極高的土地上,但因其本身細胞中充滿著矽酸,在貧脊的環境中便可自存生命力,穩定安然地存活,亦可以幫助抑止土地植物在水氣蔓延的宜蘭中,真菌對其過於附生與滋長。
在春慶前幾日,採集與清洗完木賊草後,老師與孩子們便拾柴升火,用後花園的大灶烹煮木賊,煮沸萃取木賊原液,之後便放涼靜置日夜醞釀。春慶當天早晨,以師生共同圍圈、詩歌讚頌春天展開序幕,接著大家提著稀釋的木賊原液,以竹葉為媒,孩子們如同蝴蝶般四處翩翩飛灑,將他們的笑容與快樂,以及木賊的能量與活力灑落至整個校園大地,期盼生長於上的花葉菜芽在保護中健壯長大,希望韌性與堅毅的每個生命都充實著美好,這願望不僅僅是對土地,更多的是對現今仍身處於艱困疫情中的我們每一個人,永遠要相信著─寒冬徹骨總會過,大地回春花蕊開。